查看原文
其他

“回归自然”的路上,这些隐形的阻碍是不得不面对的

Jing 有机会网 2022-06-08

有机会原创文章

作者:Jing


真正的“回归自然”到底是什么样的?

是要住到“无污染”的自然风景区吗?是不插电,过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吗?或者,是不是要学习很多新的技能,比如认识尽可能多的动物植物矿物?……

这些行动,只要我们感兴趣,当然可以去做。但这些都是手段,并非是“回归自然”的最终目标所在。

而这个目标,其实说起来很简单,是“万物与我为一”,是感受到,“人不是与自然界分离的个体,而是自然整体中的一部分,是地球生物圈的一部分。”

仅仅是头脑中“知道”这些话是一回事,但亲身去感受到,又完全是另一回事。那种感觉就好像,“我”已经不再是原先的那个我,“我”与外界的边界模糊了。“我”变得无限小、跟一粒尘埃没有什么分别;又无限大、土地和天空都是我身体的延伸。

或许你已经在一些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有过这种感受吧?人仿佛天生就有追求合一感的本能,这种感受就像食物和水一样对人无比重要,以至于,自古到今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寻找它。但也有人完全不需要学习什么方法,因为有幸保留了天性,生活中自然而然就有合一感。

这一系列文章,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学习到的一些比较简单易行的,无关宗教信仰、也与各种信仰都不冲突的,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使用的方法。需要说明的是,这只是一个选项,你可以选择试试看,但其他很多条路同样可以带领你去那个目标,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。而我分享这些,原因很简单,只是因为它对我自己确实有效、也经过其他一些朋友的验证,这些方法确实帮我过上了更愉悦的生活,也帮我不断地更全面地认识自己。

“生态自我”

上文说的,感受到自己是自然整体中的一部分,这其实就是“生态自我”(在以后的文章中还会详细分享)。

深层生态学创始人、挪威哲学家阿恩·奈斯认为,我们要改变与环境相关的行为,就得去体验更大范围的、更多联系的自我。

在西方传统中的“自我”(self)是一种分离的自我,将“自我”看作是一个特定的、单个的人,是小写的“自我”(self)。而“生态自我”则是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的“自我”,是具有生态意识的“自我”,是大写的“自我”(Self)。

比如,一位体验者这样记录自己在The Nature Process(一个自然体验课程)中的一个练习后的感受:

“我想象自己的双脚下生出许多根须,根须渐渐向地球的中心生长。我开始感觉到地球的脉动和我自己的心跳是同频的。那是很超现实的时刻。当时我能深深体会到地球是有生命的,是会呼吸的!同时,感受到地球的宏大以及地球对我的支持,我体会到一种谦卑。好像有一个巨大的外壳,把我吸纳了进去……平时的思考全都停止了。我后来多次重复那个练习,只为了有相同的体验。”

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对“生态自我”的体验。

当我们慢慢去发现“生态自我”,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会改变,每一天的生活方式会改变,会重新定义什么是“重要的事情”,会用一种全然不同的方式回归到自然中。

是什么在阻碍我们回归自然?

“与自然连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。而与自然分离才是后天习得的。”

在我要推荐的《The Nature Process》一书中(与上述课程同名,作者是英国的生态心理学者Tabitha Jayne),不仅有一系列关于回归自然的练习,也有一些友善的提醒,在告诉我们,究竟是什么在不知不觉中阻碍我们实现自己的本能。

在介绍具体的练习之前,我们还是有必要看到这些隐形障碍的存在:

“地球母亲”的概念

“地球母亲”看上去似乎是很美好的一个词,是一个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中延续了数千年的概念。在现在的环保运动中,也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。可是这当中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呢?

想想看,我们的社会是如何定义母亲的,又如何要求母亲的?母亲是否会被认为就应该无条件地奉献?就像我们认为自然的资源就是应该无条件地被人类开发使用?

另外,孩子和母亲之间通常会经历从合一到分离的过程,如果我们也这样对待自然,又会如何呢?难怪有的人总是梦想着自己或者自己的后代要移民到其他星球,或许他们的确是在把地球当做“母亲”呢。

更重要的是,如果仅仅将地球看做母亲,那么地球不那么有“母性”的那一面又该如何解释呢?地球不仅仅是孕育生命,也在不断地毁灭生命啊。周而复始,错综复杂,这是一个宏大的、动态的过程,并非人的头脑所能理解。或许,我们可以试着把“母亲”的标签去掉,打开更多的想象力去体会,地球到底是什么?

“脆弱的地球”

环保运动中另一个常见的说法是“脆弱的地球”。这种说法会激发人们保护地球的动力吗?似乎并不能。

如果认为地球是脆弱的,我们会愿意跟ta有什么深层连接吗?应该很难吧。如果在这同时也看到了,人是地球的一部分,我们就会无意识地认为,既然地球是脆弱的,那人也一样是脆弱的、不堪一击的。一旦有这种想法,自信会渐渐消失,内心的压力和恐惧也越来越深。

而任何从恐惧的角度出发去“拯救地球”的行动,只会适得其反。因为这始终是以人类为中心的。而以人类为中心的思考方式,恰恰正是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啊!怎么可能通过创造问题的思考方式去解决问题呢?

事实上,地球本身拥有调节生态平衡的能力。如果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、假想为46年,那么,人类存在了只不过四小时,而在46年里的最后一分钟,工业社会才刚刚出现。想想看,这对于地球是多么短暂的一瞬!说不定再过几分钟、十几分钟,地球就会通过自己的调节方式让一切恢复平衡了呢?地球一点都不脆弱。说ta脆弱,只是人的主观想象。

Tabitha在书中写道,

“我们需要认识到,我们对于自然的理解方式是受到限制的。”“科学家们说,我们已经进入了第六次大灭绝,而这主要是由人类的行为造成的。上一次大灭绝发生,是6500万年前。当时恐龙的灭绝使得哺乳动物有了生存发展的空间……”“如果我们看看地球进化的历史,我们会发现,每次大灭绝发生后,随之而来的是全新的进化过程。被我们叫做‘大灭绝’的事件,事实上会不会是另一番‘进化’的起点呢?从人类的视角,这可能是很难理解的。”

让我们试着把“脆弱”的标签去掉,看看我们能发现什么?

其他标签

提到“自然”,你还会想到哪些其他的形容词?

如果你头脑中还有关于自然的其他标签,比如“残酷”、“凶险”、“无情”或是“宽容”、“温柔”,不管是正面词语还是负面词语,都试试看,把它们放下,会怎么样?这一步,是回归自然之前必须要做的。

头脑与身体分离

与自然的合一感不是可以从书本上学习到的,而是必须通过身体去体验到的。

问题是,我们大多数人的头脑和身体已经脱离联系,因为,我们从小到大总是被教育要憎恨自己的身体、要掩藏自己的身体。

媒体用外表“完美无缺”的人物来暗示公众,你的身体是丑陋的、有太多需要改变的地方。而各种社会规则告诉我们,身体的一些天然功能是肮脏的、不可接受的。比如,想想看我们如何对待打嗝、排便、体味等这类新陈代谢的自然过程?而哭泣、颤抖等表达情绪的过程则被看做一个人“懦弱”的表现,被认为是不应该在公共场合做的。更别提,我们通常羞于提及自己身体中体会到的各种快感,认为那是罪恶的。

对于回归自然来说,这有什么问题呢?

自然的沟通是非语言的。如果要达到和自然万物沟通,必须要尽量打开所有身体感官才行。不仅要重新建立与身体的连接,还需要信任身体,接纳身体中出现的感受,而不是仅仅想着要用头脑去控制身体。

只有我们允许这样的非语言沟通发生,我们才能感觉到来自自然的支持力量。具体的方法,在之后的文章中也会陆续讲到。

分心

在这个信息爆炸、消费选项无穷多的时代,分心简直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。如果不练习如何保持专注力,我们常常会做出一些事与愿违的行为。比如,明明是想要给自己减轻压力,但大吃一顿、大肆购物一番之后,反而觉得压力更大。如果再用同样的手段去反复尝试“减压”,只会陷入恶性循环。

说到回归自然,也是一样。我们也许喜欢在手机上翻看那些“诗意生活”的人物报道,但是自己却说“我没时间啊”、“我改变不了家人的观点”……甚至连去公园散心都不愿意,用“没时间”、“天太冷”、“天太热”之类的话来作为理由。而这样做的结果,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。

如果是因为对回归自然完全没兴趣而不去做,那是说得通的。但是,如果心中明明想要去做,还不断找出理由不去做,那么这就是一种“分心”的表现了。

重要的是,我们需要看到,分心并不是什么坏事,不是什么罪过。如果因此而责备自己,只会让情况更糟糕。在自责、憎恶自己的时候,没人能做出什么明智的决定。

而如果换一种方式,仅仅是不加批判地认识到分心的存在,接下来才有可能寻找自己的分心背后的原因。并且,在一种平静的状态下,为自己探索更好的行动计划。

过度相信科学

Michael J. Cohen博士,“自然连接”项目的发起人说,“如果科学家能有本事把青草变成牛奶,我就会信任科学。”

请别误解我的意思。科学当然有其巨大价值所在,我自己也是自然科学的忠实爱好者。但是如果过度相信科学,甚至把一切科学还未证实的事情看做是不存在的,那我们的生活也太受限制了!科学倾向于把自然界的事物分离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来研究,而不是着眼于完整的整体。更重要的是,这个世界有太多奇迹,是科学还从未曾涉及、无法解释的。

在《The Nature Process》中写到的一些真实体验,有的看上去简直是太“不科学”了(比如,人怎么可能跟树沟通、跟虫子对话??)。这些看似很奇怪的事情,可能会让我们反思对自己、对世界的理解。而这反思正是自然体验应有的一大收获。

正是这些看似“不科学”的现象,让许许多多的人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对生命的理解。需要再次说明的是,这只是一种选择。并不是“唯一正确”的。正如Tabitha所说,你允许自己和自然有多深的连接,你就会达到那个深度。不妨把这想象成是爱丽丝漫游仙境的旅程,不同的是,这“仙境”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。你要选择的是,到底要不要跳进那个“兔子洞”里?

结语 | 慢慢地,重新认识自己

对我个人来说,回归自然、体验生态自我,帮我注意到了一个以前没有认识到的“我”,一个更大的我,而以往的那种疏离感、和对于生态危机的不知所措的感觉都随之而去。

结尾部分我想分享这两段话:(摘自《生态自我:人与环境的心理学探索》)

“皮肤的表皮在生态学角度看,就好像池塘的表面或者森林的土壤,并不仅是一个壳,而是相互之间微妙的渗透……”“我们与一个地方越亲密,我们就越容易对他增加我们的认同。例如,我们对一座山、一条河越了解,并将它感知为我们的自我时,我们就越能感受到它的痛苦。”

“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会产生场所认同,意识到他所居住的地方也是自己的一部分,他与周围的环境已产生了深深的认同……‘如果这个地方被破坏,我内在的某部分也被毁了’,这清晰地勾画出人们看到自己深爱着的,或有着强烈归属感的地方被破坏时,通常表现出的感受。一旦自我被拓宽和深化,这份必需的关怀便会自然流动,而我们对自然的保护也就是对自身的保护了。”

重新认识自我、体验更大的我,比起某些环保运动者所想要引起的“恐惧”,要有力量的多。恐惧来得比较快,还很容易扩散传播,因而更常被人们无意识地接受。而体验生态自我是相对来说很缓慢的,需要我们在大量的亲自探索和体验之后才能得来的——不过,一旦体验到,哪怕只有短短的一瞬间,我们就无法忘记那种感受的美妙了,就会越来越主动地去继续体验更多。这就是旅程的开始。

(待续)

(主要参考信息来自《The Nature Process》、《生态自我:人与环境的心理学探索》。书封面图来自Amazon, 其他图片来自Jing。)


延伸阅读:




用生活,定义有机。


新农夫 | 有机田 | 慢餐食 | 简生活 | 纯自然 | 绿心灵


联系我们

media@yogeev.com(媒体)
farm@yogeev.com(农场)post@yogeev.com(投稿)

人人有机会扫描二维码,关注有机会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